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,每年种植面积3300万公顷以上,在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几次历史性突破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山东省是我国的粮食大省,全省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330万公顷左右,在全国玉米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。培育高产量、高品质、高抗逆玉米新品种,有利于解决“三农”问题,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,提高农民收入,促进农业的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“矮密早”,即选育矮化、耐密、早熟的玉米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、适宜机械化收割的主要手段和选育目标。我们从突变体库中筛选了早花、矮化、耐密及根系发育相关的突变体,克隆相关的基因,阐述这些农艺性状的分子机理,为分子标记开发,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撑。
目前已经克隆了和株高及根系发育相关的基因多个,包括:CCS52b,PGP1等。
一、早花种质的筛选:zmef1突变体比野生型开花早7天。

二、矮化种质筛选:各种类型的矮化种质的筛选



(2)耐密植的种质:
叶夹角明显变小的突变体rla1。由于改善了群体透光通风,可以进行密植而基本不影响单株产量。每亩可增产10-15%。

四、根系突变体的筛选:包括没有种子根、没有侧根及根系变短的突变体

五、矮化基因克隆

六、根系发育基因克隆

